close

        100.bmp 

        在關係中,我們看見的究竟是誰?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就像一面明鏡般,往往反映的是我們不自知或不願意承認的內在自我。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多少反映的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這句話說來玄之又玄,好像說中了什麼,卻又好像什麼都沒說。靈性修練者往往輕忽人性,眼裡只有神性。而心理治療學者的眼裡除了人性以外,看不見靈魂。兩者失之交臂,卻不能增益彼此,很可惜。

 

我一直苦思如何把這兩者的關係用更容易懂的方式來描述,但是又不至於落入過度簡化的危險裡。

 

人們總是喜歡把事情簡化,彷彿自己很厲害,可以一目了然,一言以蔽之:「啊~你就是想太多了!」或者是「啊,我知道啦,你太自負了!你沒有愛力」…這種認識事物、認識他人的方式,正是最危險的作為。要知道簡單的公式容易簡化了真相。因為公式總有幾分道理,但是容易失之簡化,套在不同個體錯綜複雜的情境脈絡裡,往往簡化了真相。一旦無法貼近當事人,也就談不上對他人細膩的尊重與敬意,只剩下魯莽的分類和自以為是了。

這對於我們想要透過人間歷練發展愛力而言,可以說是越離越遠了。 

  因為關於生命,我們不懂得的比已經懂得的,多太多了…

 

貳、        關係,自我的一面明鏡

 

在說明這個鮮活的概念時,我卻不得不用一種非常死板的方式,你會誤以為真的有這麼一個公式,於是套用在自己、別人的身上試試看。我建議你不要這麼做。我純粹只是為了讓說明、溝通方便起見,選擇了這樣的一個不得已的作為。

以下我選用一個小二的孩子以及一對婚姻的關係作為例子,意圖說明內在世界是如何透過一連串的方式被展演在外在世界的。同時您將可以發現,這種「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的歷程竟然不分老少,人性皆然如是,真是令人恍然,也惘然   ....... 

 

一、以一個小二的孩子為例

 

我在小學督導個案的輔導工作。

這個孩子的例子正好可以讓我們活生生的看見一場內在的戲碼如何透過外在的人際關係上演。

他才小二,易怒。情緒激烈、人際衝突很大。因為很衝動,一言不合可以拔刀相向。

他要求要一個人坐,因為「大家」都對我很兇,常常罵我!

雖然他陳述自己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到他好像很可憐的樣子:「怎麼大家都欺負他啊?」,有義氣的老師會說:「那你就不要理他啊!」,可是跟他對立的同學有28個ㄟ,是全班!

 

你會想說,挖勒,如果只是一個人對你不好的話,可能是那個人有問題。但是如果全班都跟你鬧彆扭的話,那問題在誰身上啊?

 

他把自己說得好像是一個無辜的「被害者」,但是他似乎更像是一隻反應過度的鬥雞!他會對經過身邊的人比中指挑釁、揮舞拳頭作勢打人、…結果當然就是挨來一頓打嘛(討打不是?)。

但是此刻,他看見的只有別人:「老師,小朋友『都』欺負我~嗚嗚嗚…」、「他們『都』不喜歡我」。

他被送來作治療的主訴就是:人際衝突多!

他在桌子中間畫了一道界線,不准對方越線。但是如果自己的鉛筆盒蓋子打開來真的越線被罵了,他就會給他罵回去!

他設定的規則,原來是用來防範別人的,不是要自己遵守的。

 

他的警報器似乎嗡嗡作響,任何風吹草動都被解讀成「危險不安、有威脅」,對方是具有敵意的!所以,他輪起拳頭就打!他不是攻擊者,他是被迫害的!

 

當然,他的原生家庭提供了他為什麼會長成這樣的完整圖像,但是我不想去分析他為什麼會這樣。我只是想要藉著這生活化的經驗來談內在世界的恐懼與不安。他對這個世界是充滿警戒的:「這個世界是危險的,每個人都會傷害我」。但是這種不安全究竟是來自外面呢,還是他的內心?

 

一場紛亂不休的外在人際世界,也許反映的正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混亂與矛盾!我們究竟在關係中看見的是誰呢?是自己的內在世界還是外在的真實呢?

 

佛家說:一切唯心造。一個人的內在世界若是平安,外在就不會起風波。如果他的內心充滿了風暴,外在即使只是風吹草動,他都會被嚇壞的---立刻反擊回去,或者噤若寒蟬。

 

一個人若是真的要八風吹不動,內在要夠安穩。

 

另一方面,他不斷地感覺到別人都對他不好,外在世界鬼影幢幢。究竟敵意是來自外面呢,還是內在呢,或者兩者都有呢?

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的,透過他的挑釁、作弄別人…這反映了他自己對別人的敵意。那是一份無法被自己知覺的敵意:「總是看別人不順眼、不爽、不懷好意」的恨意被投射到外在世界去,所有的人頓時都成了壞人,只有他是唯一的好人,而且是無辜的受害者。

 

我們對自己深感不滿,就會對別人感到不滿,怎麼看都不順眼。

       我們憎恨伴侶的特質,有可能跟我們憎恨自己的特質有關。

       一個能悅納自己的人,相對的也容易接納別人的優點與缺點,並報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生命的稚拙與奮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love1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