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工作常會遇到的瓶頸,往往不是沒有答案,而是當事人有時無法體會這答案的具體意思。

 

例如有一次我在協助當事人作療育工作時,我感應到她的冤親債主(無形眾生)哭嚎,尖叫,透過我的聲音傳遞了諸多的不滿,硬是不願意原諒我的這位當事人。她(無形眾生)非常憤怒地指責當事人的心性不改,不足以原諒。

 

整個過程很難和解。

 

我的當事人非常為難的說:可是,心性是什麼?很抽象ㄟ~

 

其實,旁人看得明白,唯獨當局者迷。因為這指出的正是我們的盲點,然而就因為是盲點,所以很難說得明白,除非親身體驗。我學習心理治療這麼多年以來,深深體會這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助於我們對自己的洞察與理解,進一步作為修行的步驟和前進的動力,所以我在工作室開始運作一個心理的成長團體,幫助所有有心面對自己、學習成長的人,一個前進的方向,如果您也有興趣與我們一起成長,歡迎您的加入~~

 

以下是一位同學在第一次團體之後的分享,我很感動,因此呈現在這裡與您一起感受她的感受。

 

喚醒覺識──心得報告,2011年7月30日

 

頭一回參與傳說中的「成長團體」,對一切內容毫無概念,同時也毫無包袱,靜觀發展的心態讓我覺得非常輕鬆,因而對第一項團體活動「打招呼」,很自然地跳過了平時的「琢磨考慮」階段。

 

沒想到,打招呼的模式一旦改變──不笑、不交談,這個拉近陌生者之間距離的單調「儀式」,立即出現了意料外的趣味與覺察。

 

很多成員都同意,不帶表情的眼神交流會令人尷尬,會擔心對方的看法有沒有產生誤解,而東方人原本不太熱衷的肢體招呼,相形之下倒顯得單純而直接,所傳達的訊息更輕易地被雙方接納。

 

分享感想時沒有談論到的一點是,陌生的純眼神交流之所以造成不安,似乎反應了個人自信心的強度。

 

當預期中的帶領者丟出新訊息──只引導、不主導,我不曉得是不是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感到些許錯愕──從自由發表的環節中不難發現,絕大多數成員都傾向內向(被動),也似乎都有自認為需要「被」指導的問題,忽然間全體被推向平行線,失去被動的立場,我想,多少會有點茫然的感覺吧。

 

隨著活動進行,我逐漸瞭解到這個「沒有領導」模式背後的積極作用,例如在自我介紹的環節,由於意識到這回不再有所謂的「老師」作掩護,我只好一改過去的習慣──間歇式神遊,專心聆聽每個人的介紹,因為這將是往後互動的重要基礎,而我一向很不會記住別人(無論是名字還是長相),不專心是不行的。

 

關於成長團體的特點,目前我注意到的是,由於撇開了工作、家務等等事情造成的分神,與大家對話時比較有餘力同步進行自我覺察,例如我在介紹自己名字時開了一個小玩笑,便即時意識到這個習慣已久的玩笑模式並不幽默,有些人可能不確定那只是個誇大的笑話,說不定會感到有些不舒服──這種習慣呈現出被我忽略的粗糙品質,實在是不良示範。

 

發現這樣的模式已然自動提供自我覺察的功用,我想我會更容易做到其中一項團體規則──不帶批判地給予建議;既然知道各自覺察的空間有所提高,給建議的時候更加不需要太「用力」。

 

                                                                           小天 2011/7/30





關於這個團體

覺識,上帝給予人類靈魂的珍貴禮物。紅塵俗世間辛苦的生活著,這樣的本能逐漸蒙塵。

在這個團體裡,我們將練習:

不帶批判地意識自己的所作、所思、所感。

深刻地觀照我們的想法,體驗自身的感受,清晰地知覺到內在的情緒、心念、行為的連結。

感受它、覺察它、體會它、咀嚼它,

直到我們能夠與共處。

時間 : 每周六上午10點~12點30分 ( 每月第二周休息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love1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